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时间:2016-11-19 17:47:05 来源:急性气管炎

  有些医生只重视典型症状,“典型”属于前人的经验总结。“非典型”既有特殊规律,也不断丰富着一般规律,从中归纳出新的典型。掌握这些新的典型就可避免误诊,提高结核病的诊断水平。 (1)以急性感染起病:以急性医院误诊者最多。曾有报道余例误诊为大叶性肺炎的肺结核患者中,急性起病或起病较急者占58%,属于难以避免的误诊占38%,误诊单医院。病人发热或有寒战,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咳嗽咳痰,或有脓性痰,白细胞增高,肺部多为叶或多段浸润灶,易误诊为肺部感染。抗炎后病灶不吸收而又错认为抗炎不利,致炎症吸收延迟,或又误诊为慢性肺化脓症。又如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全身血行播散性结核病,可表现为伤寒样,呈稽留型高热、昏迷、厌食、腹胀、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也可由于预防接种或其它细菌引起的交叉反应,凝集试验效价轻度升高,以致误诊为伤寒。胸片需2~3周甚至5周以后才能显示粟粒阴影,或仅表现为“间质性肺炎”样改变,有的直至尸检时才能发现粟粒结节。 (2)以“迁延性感冒”或“流感”样表现长期伪装。 (3)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者更多。有的仅自觉不适或伴有不明原因的反复低热、倦怠、厌食、消瘦,而胸部X线检查阴性或病灶不典型,结素阴性。岸本卓已尸检发现14例全身粟粒性结核患者,年龄61~96岁,生前仅有食欲不振和全身倦怠,极少有呼吸道症状。有的虽已诊断为结核病,而因对抗痨药物反应差,而改诊为肺炎或肺癌。有报道老年肺结核患者因症状不典型,生前未能确诊的肺结核达48.5%。 (4)细胞免疫缺陷(包括HIV感染者),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素药物者为数不少。这些患者继发结核病后临床症状很不典型,易造成误诊。 (5)由结核病变态反应引起的多发性关节炎、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角膜炎、慢性睑缘炎等为首发症状,统称为结核病体外过敏表现。 (6)原有肺部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掩盖了肺结核的症状。或以不易控制的糖尿病、尘肺、慢性阿狄森氏病、肛瘘、贫血等血液改变为主要表现。 (7)表现为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如肺门、纵隔淋巴结高度肿大压迫周围组织和器官,或支气管内膜结核引起的支气管阻塞出现的局限性哮鸣音,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 (8)其它罕见的不典型表现:当脑垂体后叶和下丘脑视上核受到结核病变的影响,可首先出现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综合征(SIADH)。Ⅱ型肺结核可引起类似呼吸局窘迫综合征以及亚急性肺心病的临床表现;结核性纵隔炎可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甚至表现为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阑尾炎、腹膜炎等各种其他疾病,所以在排除结核病的诊断时要特别慎重。









































?北京哪家白癜风最专业
?北京白癜风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bym.com/jbzz/134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