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之道如何用艾灸治疗急性支气管炎

时间:2017-1-2 13:00:27 来源:急性气管炎

目前+人已   急性气管炎是支气管的急性炎症,多数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流行于冬季,起病较快,开始为干咳,以后咳粘痰或脓性痰,常伴胸骨后闷涨或疼痛、发热等。

 本病常发于普通感冒或鼻咽、喉及气管的其他病毒感染之后或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营养不良或接触空气中的污染物是诱发因素。

  中医认为,风、寒、热、燥等外邪,从皮毛、口鼻而入,肺首当其冲受侵而致肺气闭竭不通,肺气上逆而咳喘。

  病症:以咳嗽为主,风寒者见咳嗽,痰稀薄色白,伴有鼻塞、流鼻涕,发热恶寒,全身酸痛;风热者见咳黄痰,伴有口渴咽痛,流黄鼻涕,多汗。

 艾灸治疗以疏散外邪,宣通肺气。

  艾灸取穴

  1、肺俞

  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的背俞穴。

  咳嗽,气喘,咳血,鼻塞。

  2、定喘

  在背部经外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肺结核、百日咳、颈项部扭挫伤。

  3、合谷

  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

  齿痛.手腕及臂部疼痛.口眼歪斜.感冒发热等症。孕妇慎用。

哮喘灸

哮喘灸适用于寒性哮喘病的急性期、慢性期、以及冬病夏治、冬病冬治,症状表现为:哮喘、气急、胸满闷、咳痰稀白等。

外用,穴位贴敷(穴位见图示)。1、哮喘急性发作期:贴敷大椎穴、每12小时1贴,4天1个疗程。2、哮喘症状缓解期:贴敷身柱穴、或中穴,1周1次,每穴1贴,每贴使用12小时,6周一个疗程,使用2个疗程后,可有效控制疾病的复发。3、冬病夏治或冬病冬治方法:于夏季三伏每伏的第1天、冬季三九每九的第1天贴敷身柱穴,每次1贴,每贴使用12小时,复发减少后,坚持此法治疗三年,以求治本。4、按中医对哮喘的分类:本病可分为肺喘、脾喘、肾喘,并分别选用不同的穴位治疗;肺喘:一般为发病的初期,临床表现有:哮喘气急,声高气粗、胸满闷、咳痰稀白等。治疗时贴敷身柱穴。

脾喘:一般为发病中期,临床表现有:咳喘无力,饮食欠佳,面色苍白,形体消瘦。治疗时可轮流贴敷身柱穴和脾俞穴。肾喘:一般发病日久,临床表现有:咳喘声低,呼多吸少,身体虚弱,四肢无力,头晕耳鸣。治疗时轮流贴敷身柱穴和命门穴。

哮喘是一种突然发作,呼吸喘促,喉间哮鸣有声的肺系疾病,中医认为其主要发病原因是内伏宿痰为外感邪气所触发,该病以寒冷之季及气候多变时多发。主要临床症状为突然发作,胸闷气粗,呼吸困难,发病之初多有干咳或咳痰粘稠,咳痰后症状减轻。

根据哮喘的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属西医的支气管哮喘和哮喘型支气管炎范畴。

西医认为哮喘的发病机理与人体的免疫系统有很大关系,患者往往对冷空气、花粉、粉尘等过敏并产生炎症,导致气管痉挛,在治疗上多采取抗炎、抗过敏、及脱敏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各种抗生素、激素、氨茶碱等,这些药物一般只能控制哮喘的症状,并且具有很明显的毒副作用。

哮喘灸适用于寒性哮喘病的急性期、慢性期、以及冬病夏治、冬病冬治,症状表现为:哮喘、气急、胸满闷、咳痰稀白等。近年来,穴位贴敷疗法(如冬病夏治),在全国各地兴起。一般的穴位贴敷疗法主要用于控制哮喘的复发,而且多选在气温较高的三伏天。中医认为本病是人体阳气不足,寒痰凝结在体内不能化解,三伏天是自然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再用补肾温肺化痰的中药,热疗和药物的双重作用,使宿痰得化,哮喘得到有效控制。

根据这个原理,中国灸的哮喘灸将发热体和药物结合起来,通过自动发热制造了一个类似冬病夏治的局部环境,既能扩张皮肤的毛孔,促进药物的渗透,又能加强呼吸道的循环代谢,改善气道变异性炎症,并能有效提高患者体内干扰素的水平。不仅产生比冬病夏治更好的治疗效果,还能不受地点和气候的限制,无论是在哮喘发作期或缓解期,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哮喘灸通过内病外治、穴位贴敷的方式,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患者尽可放心使用。哮喘患者除了治疗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哮喘常因风寒诱发,故须注意保暖,以防感冒。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味,如酒、鱼虾、茶等,以及辛辣食物,如辣椒、大蒜等。2、要防止“好了伤疤忘了痛”,加强缓解期的预防和治疗。









































湖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医院排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bym.com/jbzz/591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