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听过,老人过冬是个坎,很多老人在冬天去世,特别是高龄老人。老人要是能扛过冬天,熬到春天,又能平安过一年。不管是研究数据,还是专家分析,事实也的确如此。
冬天离开的老人最多
冬天之所以成为老人的一个坎儿,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抵抗力较弱,气温的骤降以及冷风的侵袭很容易导致原有疾病加重,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再加上冬季感冒和跌倒多发,老人恢复较慢,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加重病情或诱发多种并发症。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在今年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冬季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数比夏天高41%。
国外也有类似现象。前不久,英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公布一组居民冬季死亡人数数据,去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冬季死亡人数比其他季节多4.4万,其中7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3.6万,老人成为冬季死亡高发人群。
低温加重心脑血管病
很多老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性疾病。冬季气温较低,特别是遇到大风降温天气,寒冷会刺激人体血管收缩,从而促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增加,同时也增加了脑溢血和心肌梗死发作的机会。
此外,冬季因排汗减少,饮水量减少,再加上老年人口渴的感觉较差,水分摄取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或病情恶化。
老人在冬季一定要密切监测血压,及时调整药物。高血压病人服降压药时不可随意停服,如果突然停药,可能出现血压反跳。
寒冷干燥让呼吸系统很受伤
冬季寒冷干燥,再加上又是雾霾多发季节,很容易导致老年性慢性肺病患者急性发作。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哮喘、肺炎,此外,咽炎、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也容易发作,此类患者从立冬之后就开始慢慢增多。特别是老人,本身抵抗力较弱,对冬季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极为敏感,如果长期处于寒冷干燥的环境中,很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哮喘。
冬天要特别注意咽喉部保暖,出门尽量不要穿低领衣服,同时最好围上围巾。寒风袭击人体,口、鼻、咽喉首当其冲,而咽喉下面就是气管,受风寒后就会出现咳嗽、咽喉疼痛,严重的甚至引发气管炎、咽喉炎,对肺部呼吸也极其不利。
感冒诱发基础疾病
冬天还是感冒的多发季节,体质虚弱的老年人不可避免地成为流感病毒首要攻击目标。若不及时治疗,极有可能引起心肌炎、肺炎、肾炎等疾病,也会因此加重心脑血管病、肺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感冒后会加重心肺功能的需求,心衰患者容易出现心衰急性加重,诱发急性心梗。对于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气管炎的老年人,一场小小的感冒可能就会引发肺炎,若不及时治疗,会同时引起多个器官系统的连锁反应,比如呼吸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细菌性心内膜炎等,这些连锁反应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
由于老人组织器官逐步老化,各类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运转分布与作用强度都比较特殊,某些感冒药会对肝、肾、脑等重要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对于有其他基础疾病的老人,感冒药可能会和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者产生副作用。所以,老年人感冒后要更慎重地选择感冒药。
骨痛骨折多警惕肿瘤侵袭
伴随老年人骨骼和关节退变,人们往往认为老年人腰酸腿疼是很正常的事,尤其在冬季更为明显。其实,而2/3以上的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都以腰酸腿痛为主要的首发症状,常见于胸部及腰背部。
由于人们对骨髓瘤比较陌生,很多人常去骨科或康复科就诊,结果延误病情。有数据显示,因为多发性骨髓瘤的腰背痛与腰椎间盘突出非常相似,初诊时误诊率近70%。因此,老年人如果不明原因的骨折或是反复骨折,医院进行检查。
其实老人和孩子一样脆弱,如果发现不明原因骨痛、腰背痛、反复感染、蛋白尿、贫血、肾功能损害等症状时,建议立即就医,进行血液学检查、血尿免疫球蛋白检测、全身骨骼X摄片,必要时行骨髓穿刺检查,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冬季是病情易反复发作的时期,而老年肿瘤患者更是高发人群。如何让老年肿瘤患者健康安全过度,成为了医生与患者家属首要的问题。
定期复查预防肿瘤转移
定期复诊是肿瘤患者预防转移的最好办法。预防控制肿瘤患者的病情,最重要的是老年肿瘤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样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使体内各组织细胞的功能正常。
保持积极心态
如果肿瘤患者出现莫名的头痛、腰痛等躯体疼痛或一直闷闷不乐,不想和别人沟通,这有可能是心理原因在作怪。尽管冬季天气较冷,患者仍应多出去晒晒太阳,多与朋友、家人交流。
健康作息生活
对于老人如何平安过冬,老年人首先要注意防寒保暖,要随天气的变化及时增添衣服,避免着凉,防止感冒。此外,要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及运动习惯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避免运动损伤。饮食宜品种多样,避免或少吃凉食、刺激性食物和一些油性大不易消化的食物。
部分内容转自人民日报
编辑
周小编
北京治疗脸部白癜风的医院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