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咳嗽竟是好事别马上帮宝宝止咳

时间:2021-8-1 11:42:18 来源:急性气管炎

咨询白癜风专家 http://pf.39.net/xwdt/150727/4663997.html

医院吗

一般轻症的可以在家处理,一旦出现以下这些情况,医院看就诊:

●精神不好伴有缺氧表现:呼吸困难、有口唇发青等;

●咳黄、绿色痰同时伴有发烧;

●咳嗽时间较长或症状不断加重:可能是因为细菌感染、过敏或咳嗽变异型哮喘,甚至气管异物等原因引起。

特别注意:孩子越小,出现重症肺炎,缺氧等风险越大,所以3个月以下的孩子咳嗽要早点看医生。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很难一一列举哪些情况一定要看医生,只要家长自己心里没底,早点看医生总不会有错。

宝宝咳嗽的原因

最常见的引起孩子咳嗽的原因是炎症性刺激,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

此外;常见的原因还有:机械性刺激(如呛水、气管异物等)、化学性刺激(吸入烟雾等刺激性气体)、混合性刺激(如哮喘等)。

宝宝咳嗽说明什么

咳嗽本身不是一种病,属于一种症状,是由于我们的喉部气管粘膜受外界不良刺激,机体驱逐外界病菌的生理性保护反射。咳嗽本身并不一定是坏事,但如果孩子不停咳,则说明孩子的呼吸系统出现了问题。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在家如何应对宝宝咳嗽

如果孩子的咳嗽并不影响食欲、睡眠和其他日常活动,可以观察为主,此外;可参考以下几点:

1、鼓励孩子排痰

如果孩子能咳出痰的话,要鼓励孩子咳嗽,以免痰液堵在呼吸道里;可以采用空掌拍背帮助孩子排痰。

2、保持空气清新、湿润

咳嗽和空气有很大的关系,空气太脏或太干燥都会加重咳嗽。

●天气好时,应多开门窗通风;

●天气不好时,可以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

●若空气干燥,可以开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但湿度不宜太大,容易使房间滋生霉菌;

3、远离烟雾

尽量让孩子生活在无烟环境中,主动和被动吸烟都可能加重咳嗽。

4、参考意见

此外,还可参考一下美国儿科学会的指导意见:

●3个月~1岁:咳嗽时给孩子喂5~15mL温水或苹果汁,每天4次;

●1岁以上:可以喝2~5mL蜂蜜(有研究认为对于夜间咳嗽,蜂蜜比止咳水效果更好,但一岁以内孩子不能吃,以免肉毒中毒。);

●6岁以上:可以用止咳糖浆,没有的话可以用硬糖;

宝宝咳嗽如何选择药物

●治疗咳嗽的关键是针对病因治疗,如果不是医生的建议,尽量不要给4岁以下的孩子吃止咳药。

●如果孩子咳嗽严重时,妈妈们在选择止咳药要格外注意。尽量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作用温和、儿童专用的、没有成瘾性的药物。

●抗生素不能随便给宝宝服用。宝宝呼吸道感染,咳嗽,主要的病原体是病毒,病毒感染是不需要用抗生素的。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还会引起细菌耐药,因此在医生明确诊断是细菌感染时才能给宝宝用抗生素。

●还有一些其他原因的咳嗽,比如:宝宝咳嗽与接触冷空气、运动相关,或是咳嗽伴有焦虑症状,鼻炎引起的咳嗽、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仅仅对症治疗是不够的,还要针对病因及早治疗。

宝宝咳嗽推拿手法图解

一、急性支气管炎

临床表现:初起有感冒的临床表现,继则咳嗽加重,可有发热、胸闷、气促、食欲不振,初为干咳,以后痰渐多。

治则:解表清肺、止咳化痰。

治法:运八卦-次、平肝-次、清肺-次、清胃-次、推天河水-次。

对症加减:

1、若发热38.5℃以上,加用推六腑-次;

2.若喘重运八卦可改为逆运八卦-次;

喘重痰多,肺部有湿性啰音,去清胃,加揉小横纹-次;

唯独喘重,少痰或无痰,肺部有干性啰音,揉小横纹改用推大四横纹-次。

二、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表现:急性支气管炎如反复发作可成慢性支气管炎,轻者仅早晚有咳嗽,重者可有发热、咳嗽、吐痰明显、活动后喘、呼吸可带哮鸣声、日渐消瘦等表现。

治则:健脾益气、止咳平喘。

治法:可先按急性气管炎治疗,推二次后改用补法:揉二人上马50-次、补脾-次、平肝5分钟-次、清肺-次。

三、哮喘

临床表现:寒性、咳喘哮鸣、吐痰清稀、面色?白、

形寒怕冷;热性、咳喘哮鸣、痰色黄稠、口干咽燥或有发热;

缓解期:面色?白、神疲乏力、自汗、食少便溏、形寒怕冷;

治则:

寒性;温肺化痰,降逆平喘;

热性;清热化痰,降逆平喘;

缓解期;健脾补肾纳气;

治法:

1、寒性哮喘:逆运八卦-次、揉外劳宫50-次、四横纹-次、清肺-次;

2、热性哮喘:逆运八卦-次、推天河水-次、四横纹-次;

3、缓解期:揉二人上马50-次、清补脾-次,运八卦-次;

对症加减:如热重,去推天河水改用推六腑-次。

神拿世家期待你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bym.com/lctx/1358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