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叫:“老人难过冬”,很多老人在冬天生病,特别是高龄老人。老人要是能扛过冬天,熬到春天,很容易平平安安的再过一年。那么,老人在度过冬天时究竟应该注意些什么?赶快听听各科专家的建议。
冬天离开的老人最多
冬天之所以成为老人的一个坎儿,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抵抗力较弱,气温的骤降以及冷风的侵袭很容易导致原有疾病加重,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再加上冬季感冒和跌倒多发,老人恢复较慢,也容易加重病情或诱发多种并发症。
今年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冬季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数比夏天高41%。而这一现象在国外也比较明显。英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曾公布一组居民冬季死亡人数数据,去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冬季死亡人数比其他季节多4.4万,其中7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3.6万。
心内科医生建议:急救药品随身带
很多老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性疾病。冬季气温较低,特别是遇到大风降温天气,寒冷会刺激人体血管收缩,从而促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增加,同时也增加了脑溢血和心肌梗死发作的机会。
另外,冬季因排汗减少,饮水量减少,再加上老年人口渴的感觉较差,水分摄取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或病情恶化。
防范措施1、注意日常生活中血压的检测、常备急救药物。
2、高血压病人服降压药时不可随意停服,如果突然停药,可能出现血压反跳。
3、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以备发病时及早服药。
呼吸科医生建议: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冬季寒冷干燥,再加上又是雾霾多发季节,很容易导致一些老年性慢性肺病患者急性发作。主要是哮喘、肺炎,此外,咽炎、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此类患者从进入秋冬季节之后就开始慢慢增多。特别是老人,本身抵抗力较弱,对冬季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极为敏感,长期处于寒冷干燥的环境中,很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哮喘。
另外冬天还是感冒的多发季节,体质虚弱的老年人不可避免地成为流感病毒首要攻击目标。若不及时治疗,极有可能引起心肌炎、肺炎、肾炎等疾病,加重心脑血管病、肺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防范措施
1、最简单的方法是在暖气旁边放一盆清水,使室内空气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免由于空气干燥,影响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2、出门尽量围上围巾,注意咽喉部保暖。
3、天气质量好的时候注意开窗通风,入不具备开窗条件,可在家中使用空气净化器保障室内空气问题。
骨科医生建议:冬天要严防骨折
入冬后,老人出现骨折的现象明显增多。老年人一旦发生骨折,容易导致原有的内科系统疾病加重,以及泌尿系统感染、褥疮、肺炎等并发症。
由于老年人身体素质降低,每一种并发症都可能危及生命。而大部分骨折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卧床导致血液循环减慢,尤其是下肢的静脉血液,由于没有肌肉的收缩,就更容易产生血栓。而血栓会随着血液循环游走至肺、脑等重要器官从而产生栓塞,导致骨折病人猝死;此外,骨折后高凝状态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几率。
防范措施1、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及运动习惯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避免运动损伤。
2、天气突变时,减少外出,并注意骨健康问题,适时补充骨骼营养补充剂。
消化科医生建议:预防肠胃失调
寒冷的天气里吃冷饮或吃凉饭菜,人的肠胃系统很容易出现功能失调的状况,胃溃疡也容易发病,老人原本肠胃功能就差的人容易出现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甚至会引发肠胃炎。
防范措施1、注意饮食要精细,切忌暴饮暴食、酗酒,尤其不要再喝冰啤酒。
2、吃火锅时不要一味涮牛羊肉,还要适量吃些馒头、面条等面食,可对肠胃起到保护作用。
3、常喝健康温水,吃温热的食物。胃寒病人可多喝胡椒猪肚汤、生姜水。胡椒和生姜都有健胃、暖胃的功效,可用于调理胃寒的病症。
皮肤科医生建议:润肤霜要坚持抹
冬季冷刺激很容易引起皮肤瘙痒症。另外,手足皲裂也很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尤其是接触脂溶性或碱性物质的人群,家庭主妇、厨师、清洁工人等。
防范措施1、洗澡时水温别过高(不超过45℃),次数别过频,一周一次就可以了。
2、用温和保湿的润肤霜,并在洗澡完毕后适当涂抹。
3、冬季家庭主妇做家务时最好戴上橡胶手套。
4、不吃刺激性的食物。
老人在冬天容易出现的这些问题,无不与冬天的寒、冷、燥以及雾霾相关。找一个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温暖如春的地方过冬,才是老人的最佳选择。
北京有专治白癜风的吗有治好白癜风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