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的淋巴组织,平时帮助过滤掉细菌和病毒并产生抗体来帮助身体抵御感染。在2-10岁有个生理性肥大期。
腺样体肥大的原因
但是,如果儿童时期反复发作急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及流行性感冒等,腺样体可迅速增生肥大,加重鼻阻塞,阻碍鼻腔引流,鼻炎鼻窦炎分泌物又刺激腺样体使之继续增生,形成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这样腺样体肥大从生理性转化为病理性。需要我们重视。
腺样体肥大后对健康的影响
因为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后临床出现一些相应症状:
一、局部症状
1、鼻塞。
2、睡眠时张口呼吸,睡眠时打算,睡不安稳。
3、平时讲话闭塞性鼻音,语音含糊。
4、因咽鼓管受阻易引起非化脓性中耳炎致听力减退,鼓膜内陷。
4、面骨发育障碍,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牙列不整,上切牙外露,唇厚,面部缺乏表情,有痴呆表现,形成“腺样体面容”。
5、吞咽与呼吸之间共济运动失调,常发生呛咳。
6、分泌物下流刺激呼吸道粘膜,易患气管炎。
二、全身症状
1、常有全身营养及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慢性中毒反射性神经症状,如表情迟钝、胸闷不安、肺扩张不好,日久致鸡胸或扁平胸。
2、少数长期鼻塞、缺氧而出现肺心病,甚至急性心衰。
3、严重者可见腺样体面容,硬腭高而窄.
腺样体肥大后应该怎么办?
按我们的经验,首先药物治疗,连续抗感染消炎一个月。
症状有好转继续用药三个月,如症状无改善,建议手术切除腺样体。
通过治疗可以消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呼吸困难,避免复发性感染。
儿童切除腺样体后免疫系统功能会减弱吗?
腺样体只是免疫系统中的小部分。而免疫系统有很多不同识别病菌的方法。临床上可以观察到切除腺样体的儿童比没有切除腺样体的儿童,发生鼻炎、鼻窦炎、中耳炎的机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