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经皮给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时间:2016-12-7 21:30:45 来源:急性气管炎

摘要:目的:探讨穴位经皮给药对慢性支管炎的疗效及该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中热痰型与寒痰型的疗效比较。方法:65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治疗两周后患者咳、痰、喘等症状好转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50%及94.11%;对照组分别为25.80%及74.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热痰型及寒痰型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经皮给药治疗无创伤,不痛苦,易于为患者接受,且比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穴位经皮给药治疗临床观察

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笔者近年对34例慢性支管炎患者采用以止咳定喘贴片穴位经皮给药方法结合西药治疗,疗效满意。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1.1.1西医诊断标准:依据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专业会议制订的《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标准》(年修订)临床出现咳嗽、咯痰或气喘等症状,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或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并且胸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并排除其他心肺疾患。

1.1.2中医分型诊断标准:按照全国慢支专业会议制定的《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标准》(年修订)热痰型:主症:咳慢嗽咳痰,痰粘稠、粘脓或粘浊痰,常不易咳出。次症:发热,脓涕,咽痛,口渴,尿黄,便干。体征: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数。肺部可闻及干湿性口罗音。寒痰型:主症:咳嗽咳痰,白色泡沫痰或粘稀痰,较易咳出。次症:恶寒发热,流清涕,口不渴,尿清长。体征: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紧,肺部可闻及干湿性口罗音。

1.2一般资料

根据以上标准选择65例具有咳嗽、咯痰伴或不吼喘的慢支急性期患者纳入本观察范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1.2.1治疗组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6岁,每年冬季发病或季节交替期间发病者24例,症状长年存在且不分季节者8例;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无并发症

1.2.2对照组31例,其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58岁,临床症状、体征、胸片等特点与治疗组相似;热痰型23例,寒痰型8例。

全部患者均有咳嗽、咳痰等症状,伴喘者15例,夜间不能平卧者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症状、体征、病情轻重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抗菌治疗、祛痰镇咳,伴吼喘者用氨茶碱0.2g,1日3次,口服。

2.2治疗组:除上述常规治疗措施外。以中药止咳定喘贴片(由中国香港德生堂药业公司生产,成分:延胡索、北细辛、白芥子、甘遂末)分别置于患者肺俞、膏盲2对穴位上,并接通经皮给药治疗仪2对电极。强度为45,时间为30min,每日1次,一周为一疗程,2个疗程中休息2d。共治疗2个疗程,随后评估疗效。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显效:咳、痰、喘症状消失;有效:咳、痰、喘症状明显减轻;无效:咳、痰、喘等症状无改善。

3.2治疗结果

3.2.1两组综合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1治疗组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6岁,每年冬季发病或季节交替期间发病者24例,症状长年存在且不分季节者8例;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无并发症者21例,并发支气管肺炎者4例,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者.

3.2.2中医辨证分型的疗效分析:两组间热痰型、寒痰型疗效比较无显著差,P0.05,治疗组内两型比较也无显著

4讨论

西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长期物理及化学性刺激、反复感染、过敏因素等综合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吼喘,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6千多万人的普查中患病率为3.82%,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50岁以上达15%。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学“咳嗽”、“痰饮”、“咳喘”等范畴。本病的病因病机与外邪侵袭以及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外邪侵袭,肺气不宣或是脏腑失调,肺气失其肃降均可使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加重。我们采用止咳定喘贴片穴位经皮给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其基本理论依据是中医的经络学说。穴位用药可以刺激局部穴位,激发全身经气,调节经络,同时通过微血管的吸收输送发挥药物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而达到治疗目的。有研究证明,针刺肺俞、膏肓可以使吸气相和呼气相的气道阻力明显下降,特别是对呼气相气道阻力下降作用最为明显,所以选择肺俞、膏肓二穴,而且肺俞为肺的背俞穴,主治咳嗽、气喘,而膏肓具有主治咳嗽、气喘并兼有强壮作用;药物贴片中的延胡索行气止痛,北细辛温肺化饮,白芥子化痰止咳,甘遂具有化痰逐饮之功效;经皮给药技术是一种现代的治疗方法,实验证明,药液在完整皮肤上,被吸收的量极少,而在电流的作用下,药物透皮吸收量明显增加,而且能使药物达到局部组织的深处,形成所谓的“离子堆”,使药物在组织中的有效浓度维持较长时间,以更好的发挥疗效。经皮给药技术与穴位用药相结合,可共同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笔者用该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法简便,可以避免全身用药的毒副作用,无损伤,不引起疼痛,无胃肠刺激,易于为患者接受,且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沈阳赛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是多少
北京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bym.com/qgyzl/401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