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西宁哪家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点击蓝字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是疱疹病毒科水痘病毒属的成员,犊牛最易感该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可使患病的奶牛产奶量降低甚至停乳,并导致奶牛群出现继发性流产;急性病症可引起呼吸道感染,从而继发奶牛细菌性肺炎,最终因为炎性分泌物堵塞呼吸道而导致呼吸困难。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入侵牛体后能潜伏在固定的位置,从而引起持续性感染,最终导致病牛长期性乃至终生带毒。目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在牛群中的阳性检出率很高,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病的流行给奶牛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1 发病情况
年12月13日,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县牛场引进头奶牛,引入后有6头怀孕的奶牛出现流产症状;8头犊牛出现食欲不振、发热等症状,其中腹泻症状最明显,犊牛鼻腔内有脓性物;犊牛5~6日龄开始发病,发病12d后8头犊牛中6头死亡。养殖场送检1头奶牛鼻拭子、肾脏病料各1份,死胎1份,6头流产奶牛血液样本,所有病料均在河北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室进行检测。
2 临床症状
发病时犊牛出现发热,体温高达40.5℃,不吃草,精神沉郁,鼻黏膜高度充血,随后发现鼻腔内含有脓性分泌物及严重的溃疡,1d后出现腹泻,由最初的轻度腹泻到犊牛出现死亡,因炎性渗出物阻塞而呼吸困难。怀孕奶牛出现流产症状及产死胎,流产奶牛阴门充血,呈灰白色坏死。
3 剖检变化
选择犊牛2头进行剖检,可见鼻黏膜高度充血、出血,有轻微溃疡;真胃黏膜发炎并出现大小不一的溃疡病变;小肠空虚,大肠肠壁变薄,黏膜呈严重卡他性;肝脏、脾脏水肿,并且有局部坏死灶;肾脏有出血点,水肿,有灰白色坏死点。
4 实验室检测
4.1 细菌的分离培养 在超净台的无菌环境中取肾脏1g,在研磨器中磨碎,加μL生理盐水制成混悬液。取肾脏混悬液与血液分别接种于普通培养基中,于37℃培养24h,观察,结果未见细菌生长。
4.2 琼脂扩散试验
取血液进行离心,然后取上清液,即血清注入凝固的琼脂孔内,血清会向周围扩散,边扩散边与琼脂孔中的抗原结合。将加好样品的琼脂板置于湿盒内,在37℃温箱内培养24h,观察,结果发现血清与抗原发生反应。
4.3 PCR检测
设计并合成引物,经过DNA提取、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在凝胶成像仪下观察结果,发现阳性对照和被检样品3~5分别得到一条大小为bp的特异性条带,而阴性对照未得到条带,与预期结果相符。
5 诊断
根据犊牛发病率高并且死亡率也高,以高热、腹泻、共济失调症状及鼻黏膜有脓性分泌物,怀孕奶牛多数流产做出初步诊断;并结合细菌分离培养排除了细菌感染,同时进行了琼脂扩散试验、PCR检测,最后诊断为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6 讨论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县牛场牛群发病的主要原因:第一,引进动物时没有做特异性的血清学检测,并且没有进行严格的隔离观察、集中饲养;第二,引进动物时天气寒冷、干燥,是动物易患病的季节。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养殖业,从国外不断地引进种牛提高了牛群的生产能力,但同时也可能引进国外的疫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二类传染病之一,是由疱疹病毒Ⅰ型引起的严重呼吸道传染病。本病最大的特点是组织嗜性广泛,除了侵害呼吸系统外,还可以侵害神经系统、生殖系统、胎儿及眼结膜。病毒能潜伏在一定的位置,从而引起持续感染,导致病牛长期带毒,给本病防治带来很大困难。本病对奶牛养殖场甚至对于畜牧产业有很严重的危害,因此需要找出它的发生、发展原因和流行特点,并且针对本病制订相应的方案和预防措施,从而减少和控制该病的传播,缩小疫病流行区域,防止其再次大规模流行。传染性鼻气管炎发生后可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初步诊断,但是确诊还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
对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应以预防为主,防控本病必须采取检疫、隔离、封锁、消毒等综合性措施。加强牛群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抵抗力,严格检疫制度,不从可疑患病地区引进牛群,坚持自繁自养,凡是从国外引进的牛群必须进行严格的隔离观察以及血清学检测,证明未被感染方可允许进入养殖场。当牛群发病时,要立即隔离病牛,补充体液并用广谱抗生素控制细菌继发性感染,再配合对症治疗以减少死亡数量。
来 源
《黑龙江畜牧兽医》年12期下第-页,文章原题目:《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诊断》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责编
孙迪编辑排版
王洁审核
朱海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