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邦三九贴冬病夏治没赶上冬病冬治别错

时间:2021-4-5 21:02:46 来源:急性气管炎

治疗白癜风的最好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30608/4187740.html

冬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体,都进入到阳气衰、阴气盛的状态。

冬三月也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中医学认为冬至是阳气升发的第一天,从此之后阴消阳长,白天越来越长,夜晚越来越短。

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冬至之后,人体内的阳气渐旺,如果此时以辛温散寒、活血通经、提振阳气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季好发病的发生,也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冬病冬治”

的邦三九贴敷

中医依据某些疾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提出了“冬病冬治、夏病冬防”的理论,三九贴敷(中药穴位贴敷)是冬病冬治最常用的方法。

三九敷贴(简称“三九贴”)是一种穴位贴药疗法,即在“三九”天里每“九”的第一天。的邦三九贴精选道地药材,纯手工熬制,让三九贴敷相对于传统贴敷更加易简廉。的邦三九贴贴在人体的不同穴位上,经几个小时取下,达到夏病冬治与冬病冬防的效果。它是运用“内病外治”手段防治疾病的独特方法之一,已有悠久的历史。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者温之”、“内病外治”的理论,在“三九”时段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可疏散风寒、温补肺肾,起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止咳平喘、调和脏腑的功效,利用药物敷贴穴位,扶助人体的阳气,从而达到增强人体抵抗力、祛除疾病的目的。

它的优势在于:治疗无痛苦,简便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特别适合老年人、儿童和体弱多病之人。

“三九贴”的时间与疗程?

预贴开穴:年12月11日-年12月20日

一九贴敷:年12月21日-年12月29日

二九贴敷:年12月30日-年01月07日

三九贴敷:年01月08日-年01月16日

加强贴敷:年01月17日-年01月25日?

“三九贴”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冬病冬治“三九贴敷”疗法对人体几乎没有副作用。如果说有副作用,也主要表现在皮肤贴敷时的过敏症状。如果有过敏史,贴敷时要特别注意,贴敷部位如出现搔痒、刺痛、红晕就立即揭去膏药。

“冬病冬治”适宜哪些人群?

”冬病冬治”适宜于中医辨证属阳虚体质的人群,平素往往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冷汗虚喘、泄泻水肿,舌质淡而胖,甚或舌边有齿痕,脉沉而迟。

◆ 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儿反复感冒咳嗽、小儿支气管哮喘、变异性咳嗽、慢性咳嗽、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扁桃体炎等的患者。

◆ 康复疼痛科疾患,包括腰腿痛、骨关节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等的患者。

◆ 患有消化系统疾病者,包括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小儿及成人脾肾阳虚导致的消化不良、大便溏薄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

◆ 患有妇科病、泌尿系统疾病者,如:女性病患的痛经、附件炎,男性病患的前列腺增生、小便淋漓不尽等证属阳虚患者

此外,像一些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者,各种遇寒冷则加重的疼痛病症,虚寒体质、免疫力低下的亚健康人群,也很适合进行冬病冬治调理,对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冬病冬治”适合儿童哪些疾病呢?

“冬病冬治”穴位贴敷适用于多种冬季发作或加重、夏季缓解的疾病。患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小儿肺炎、慢性腹泻等疾病的小朋友都是适合做三九贴敷的。

如果孩子发热超过38℃,或是平时就对胶布、药物极度敏感,或是处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发作时期,有咳吐黄痰、发热、舌红等表现,则不宜进行穴位贴敷。

“中药穴位贴敷”注意事项有哪些?

◆ 做好皮肤清洁工作。

◆ 预防贴敷处皮肤感染。

◆ 防止贴敷处过敏。

◆ 贴敷前后的饮食要点。贴敷前后两三天最好禁食鱼、虾、蟹、海参等海鲜类食品及鸡蛋、羊肉等容易诱发过敏的食物,也不要吃油腻、煎炸、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宜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米糊、面条等。多吃应季的蔬菜、水果,如白菜、萝卜、香蕉、苹果、梨等。

◆ 贴敷之后如何运动。贴药后不适宜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防止出汗后药物脱落,影响疗效。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bym.com/zlyy/13191.html
热点排行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1.控制感染: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有流……【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1.控制感染:呼吸道感染常……【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1.控制感染:呼吸道感染常……【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