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鹏原创诗歌散文怀念岳父写在201

时间:2024/11/29 19:22:11 来源:急性气管炎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怀念岳父——写在年清明节

文/李友鹏

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我去岳父家拿盖屋打箔用的细麻绳,顺便看一下他的病情。临走时岳父深情地把我送到大门外,看了一眼再看一看,还总是有点依依不舍的样子。看老人的意思好像对生命的预期有所了悟,这更使我心里倍加难过,随即转身离去。

早饭后他到田地里看了一下麦苗的长势情况,又到代销点给大姑买了一斤红糖,感觉心里很难受,随即让人把乡村医生叫来给他输上液,又让院中的哥哥去给我送信,说是岳父病重,让我立马赶到。

我骑上车飞快地向岳父家赶去。等我赶到时只见他面部潮红,气喘吁吁,呼吸已十分困难。由于憋闷得很,岳父非要我用把刀子帮他切开,家人当然不能满足他这个要求。因癌症晚期疼痛得厉害要我给他打止痛针,我给他打了半支止痛针后得以缓解,但止痛针的副作用尤其是抑制呼吸中枢的不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家又没有输氧设备和抢救设备,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病人难受的厉害,医生又束手无策时,自己心里的痛苦是难以言表的,当自己的亲人患病时这种痛更是加倍的、难以言状的、无名的痛。当一切治疗都无效时,陪伴病人与生命告别便成了唯一的选择。大约下午五时许,岳父艰难地闭上了眼睛,家人帮他合上了嘴巴,走完了他七十六岁的人生旅程。这时我的眼泪不禁止不住地流,屋内一片抽泣声,操劳一辈子就这样走了。

任何事物都有它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分析岳父罹患口腔癌的原因,通过平日在生活中我对他的观察,发现他是一个急性子脾气的人,干什么都是雷厉风行,说了算定了干,干活就干好干了,吃饭就吃快吃饱,进食速度过快,没有细嚼慢咽;食物过热、过烫即食,不是放置一会再吃,而是饭一端上桌就吃,温度过高是主要原因。长此以往,这样的生活习惯,导致了口腔癌症的发生。原有的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等通过治疗均有了明显的好转,原本这些病是主要矛盾,到后来病情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来的主要矛盾成为次要矛盾,这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

当疾病处于治疗无效时,死亡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呢?但岳父的去世给我带来无限的悲伤,虽然不是亲生父子却胜过亲生父子,这种异姓父子更没有异议和分歧的隔阂,通过相识这十多年的时间,翁婿之间建立了十分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真挚的、淳朴的、无瑕的。人是一种富有感情的高级动物,通过日常点点滴滴的相互了解,生活上的互相帮助和接触,小聚时家长里短的闲聊,无不都是感情建立的基础。

岳父医院看了一次。当时的症状就是上颌部有一个肿物,形状如半个鸡蛋大小,按之较硬,且边缘不清楚,当时我的第一印象是个不良的肿物,我曾把我的怀疑告诉过妻子,但又祈盼不是,祈盼着自己的误诊。当医院的田医生说没事,下次再来做个小手朮就好了时,我的心里虽然仍存疑虑,但当时心里还是稍微宽松了些。隔了没几天,当第二次再找他看时就改变了说法,意见是当时不宜手术,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第二天我和二哥陪着岳父就去了省立二院做了全面检查,并做了口腔肿物的病理切片。病理切片要等翌日出结果,当晚我们就住在了旅社。待病理切片结果出来后诊断就明确了,是口腔的高分化癌,医生考虑岳父年龄过大,心脏又不好,医院做化疗。岳父平时患有慢性气管炎并发肺气肿,桶状胸已非常明显,心脏不好当属预料之中,也是典型的肺原性心脏病。我们紧接医院,医院门口的小旅社,因我们要求手术,要等待第二天医生会诊意见。第二天上午我们等到的结果仍然是保守治疗,没有办法,只好拿了些针药后我们就回家了。

岳父口腔的病,看似是炎症的表现,在抗癌治疗的同时消炎治疗也仍然有效。当时用的是洁霉素针剂和核葵注射液,使用后肿块就见消,停药后就再长起来,这样反反复复维持了数月的时间。这期间我曾去济南拿过好几次药,那时洁霉素针剂在当地买不到,还曾让在河北工作的内兄捎来过,以解燃眉之急。

记得有一次去济南拿药正赶上黄河讯期,黄河大水涨满了槽,大水涨到了河东魏庄的房台上。我还是第一次看见黄河长这么大的水,远远望去一片汪洋,好像在大海中行船。乘坐的小船在滔滔的黄河水中真是一叶孤舟,风雨飘摇,晃晃荡荡,其危险程度不言而喻。当时我心里还真有点害怕,忐忑不安的,等驶到魏庄,船靠上房台后才放下心来。在村里的房台上转来转去,终于走出了水区,走向通往长清的路。

自济南拿药回来后我就感冒了,发高烧,想呕吐,一点食欲也没有,周身一点力气也没有,怕耽误治疗,药品是由妻子送去岳父家的。

岳父在我处治疗输液时曾发生过一次险情。那是一个下午,正在新建的东屋里输液,他自己感觉就是不行了,遂安排好了后事,并让把他送回家去,以免给我们增加麻烦。我当然不能这么做,需要积极抢救,什么药好用什么,什么药有效就先用什么。我是既难过又紧张,孤军奋战,独当一面,既要胆大又要心细,那种紧张程度旁人是难以体会到的。测体温也不高,听心律也不是很快,呼吸尚可,只是频率快些,没有憎寒畏冷的现象,基本排除输液反应的可能,经过一番积极抢救后终于脱离险情,病情慢慢稳定下来。

岳父的生日是农历的二月二十八日,在世时每年我都去给他祝寿,虽然那时候经济上有些拮据,菜品也没有山珍海味,都是些极普通的家常菜,但一家人其乐融融,当属是快乐高兴的时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就可载着我们一家四口去给老人上寿,也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老人在大门囗翘首以盼、东张西望着,瞧了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重复做着这件事,祈盼着我们的到来。

记得有一次晚上十点多我骑自行车回家时,天又黑,村北的坝子上路又窄,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岳父一直把我送到了村东北桥上才回去,千叮咛万嘱咐让我路上注意安全,好在我当兵出身胆子大,一个人走夜路也不害怕,但他老人家的挂念之心是免不了的,这是我终生难以忘却的记忆。

岳父生于年农历二月二十八日。年轻时家庭经济殷实,得以有上学的机会,他的老师是长清县人士。岳父在高小毕业后,早年从事教学工作,曾在本村和临村任过教,所教过的学生对他都有很深厚的感情。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鬼子专挑教书先生下手,把他逮到曹庄鬼子的据点里,检査手上没有老茧就要把手指给剁了去,幸亏其同学保释。年怀着对日本鬼子的深仇大恨参军入伍,在长清县大队,随部队在大峰山一带活动,开展游击战争,参加过多次战斗,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巧妙地在山岭地区与敌人周旋。在县大队担任给养员多年,后又在河务局任粮秣员。于年因年龄较大复员转业回乡。

回乡后岳父曾多次去治河营部当施工员,跟随营部到惠民、鲁山、韦山、北展等多地参加治河工程。他老人家对水利工程既熟悉又精通,多次参加兴修水利工程,走南闯北,在修黄河段时就落下了“挡了黄河段,挡不了孙光甸”之说,意思是说水利土方的事,你可以瞒得了黄河段上的人,但瞒不了他的眼睛。哪个活怎么干,共有多少方土,能用多少个工日,他看一眼就知道,令人啧啧称奇。一直干到五六十岁,因年龄过大,气管又不好,才没再上水利工地。

岳父非常疼爱孩子,在六七十年代生活困难、物资极度匮乏时期,吃肉成了很奢侈的事,家中逢年过节偶尔包一次菜馍馍或包一次水饺,如果吃到块肉他也舍不得自己吃,甚至从自己的嘴里拿出来再放到孙子的嘴里。平时有点好吃的东西也总是要给孙子留着,等他来家时让他吃。后来又有了两个孙子,他依然如此。就是有一块花糖自己也舍不得吃,也要偷偷塞给孙子。岳母更是这样,疼爱孙子那是百倍有余,没有一点缝隙,宁愿自己忍饥挨饿也要留给孙子吃。别看这件小事微不足道,却说明老人疼爱孙子的无私情怀。

他仗义执言,大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肝义胆;他大大咧咧的脾气,不计小节,没有这事那事的小家子气;他的心胸宽大,更不轻易得罪人或怪罪人;岳父更是个热心人,村里谁家有个红白事他总是主动前去忙这忙那,张罗着写讣告、出帖等,跑前跑后,不辞劳苦,一待就是好几天,直到把事情忙完才回家。只是到了老年疾病缠身,想帮助别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才罢了,但他还是尽力而为之。他的这种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精神很值得后人学习。

在生活困难时点煤油灯来照明,在做煤油灯时家里由于找不到纸做灯芯,不识字的岳母把岳父的复员证用来卷了煤油灯芯。在年优抚对象普查登记工作中,类似这种情况应该给予登记,但负责此事的就是不给予登记。年,我去长清县民政局调查有关烈士资料时,查看长清县民政局复员转业军人登记本,原文是这样明确记载的:“姓名:孙光甸,性别:男,年龄:41岁。部别:黄河河务局。职别:粮秣员。籍贯:十六区白草林。转业时间:年7月。入伍时间:年8月。备注:年老。”

这是极其珍贵的资料,这是历史的记载,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铁的事实。由于行政区划的变动,而齐河县民政部门却没有这个记载,为此我专门让长清县民政局的负责同志给齐河县民政局出具了证明信。回来后我把这个情况给负责优抚工作的同志做了汇报。直到年底才按老复员军人给予优待,办理了定期定量补助。这迟到的复退军人补助只可惜领了没几年老人就与世长辞了。(.4.4)

李友鹏(男),知名中医,原籍山东齐河,现居山东济南。爱好诗词,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诗歌多篇,创城征文获得济南市一等奖。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bym.com/fbjz/1634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