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宝宝服药难西平县妇幼保健院西区二

时间:2022-1-1 15:46:39 来源:急性气管炎

宝宝生病了,打针吃药,哭闹不止,是父母最焦心的时候。每当这时,就会想有没有不打针吃药的治病方法呢?为充分发扬千年传承中医药特色,为全县儿童提供更好的诊疗保健,我院儿科积极开展儿科中医适宜技术,利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色和优势,为患儿提供最绿色健康的治疗方案。主要开展:小儿推拿、捏脊疗法、穴位贴敷、刺血疗法等外治方法。

小儿推拿

以手法对小儿疾病进行治疗的方法,有促进气血循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脏腑调和的作用,达到治病驱邪的目的,常用于学龄前小儿泄泻、腹痛、厌食、呕吐、发热、咳嗽、等的治疗,一般疗程为1-2周。

捏脊疗法

儿科常用的推拿方法。通过对督脉及膀胱经的按摩,调和阴阳,梳理经络,行气活血,恢复脏腑功能,以防治疾病。尤其适合小儿消化系统疾病以及保健功能。

穴位贴敷

以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原则,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将药物研粉敷帖于穴位上,通过药力作用于肌表,传于经络、脏腑以达到“内病外治”的作用。儿科现开展退热贴,腹泻贴,腹痛贴,健脾贴,咳嗽贴等。各种穴贴功效:1、咳喘1号:清肺化痰,止咳定喘,用于小儿因风热,肺热之咳喘、黄脓涕。2、咳喘2号:宜肺寒,化痰,止咳平喘,用于小儿风寒所致的咳喘、清水涕。3、吴矾贴:温中降逆,豁痰平喘,用于小儿久咳,痰现,呕吐等。4、腹泻贴:健脾清肠,化湿止泻,用于治疗小儿腹泻,腹胀,消化不良等。5、釜底抽薪贴:引火下行,用于小儿小便赤黄,咽喉红、肿、痛,口疮,鹅口疮,痄腮等。6、退热贴:清热泻火,解毒退热,用于小儿发热,痄腮等。7、止吐贴:温胃散寒,健脾止呕,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呕吐,腹胀等。

刺血疗法

中医古老而有效的“去火”方法,古称“砭法”,是用三棱针、梅花针或其他特制的放血针具刺破人体特定部位的浅表血管,放出适量的血液,而起到祛除邪气、活血通络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具有清热解毒、调和气血、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健脾开胃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热、急性扁桃体炎、咽炎、厌食、疳积等病症,一般一周治疗1-2次,1-2周为一个疗程。西平县妇幼保健院普儿科共有医师12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7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5名,护士5名。开展的超声理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毛细支气管炎、小儿腹泻有独特的疗效;中药贴治疗小儿发热、急性扁桃体炎、疱疹性咽峡炎、小儿腹泻、肺炎等疾病无痛苦、便于操作、患儿易接受,受到患儿家属的一致好评。科室全体医护人员长期以来始终秉承“精湛演绎技术、关爱体现服务”的理念,践行“科技创新、服务大众、培育新人”的使命,注重内涵建设,全心全意为广大儿童提供优质服务,得到了领导和家属们的肯定和认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bym.com/lctx/1425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