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鹅瘟与雏鹅病毒性肠炎的鉴别诊断,你造不

时间:2016-12-29 12:16:46 来源:急性气管炎

临床上,小鹅瘟与雏鹅的新型病毒性肠炎经常发生,但两者很难区别,稍不留心会造成误诊,给养鹅业造成损失。现根据兴东门诊近两年的门诊病例,结合二者的流行情况与临床表现、病理解剖等特点,作个总结,以便区别,供同行与养殖户参考。

1病原体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最早由我国学者方定--年首次在江苏发现,年鉴定其病原为细小病毒。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为腺病毒属的肠炎病毒,该病毒对外周环境抵抗力较强,60℃1h仍有致病力,80℃5min才能灭活。

2流行特点

小鹅瘟一般发生于3-25日龄的雏鹅,但在本病流行的高峰期35。45日龄的鹅也有发病,但病程较长、症状较轻。发病率和死亡率集中在10日龄前后,死亡率高达95%以上。病愈鹅、免疫鹅可获得坚强免疫力,所产的种蛋孵出的雏鹅不会发生小鹅瘟。消化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发生于3。30日龄的雏鹅,10-18日龄达到死亡高峰,死亡率25%-75%。30日龄以后基本不发生死亡,10日龄以后死亡的病例60%-80%出现小肠的香肠样凝固性栓子。据四川省调查,成鹅病毒性肠炎血清阳性率为30.44%-36.84%,说明此病传播相当广泛。

3临床症状

二者潜伏期均为3-5d,以消化道和神经中枢紊乱为主要表现。

最急性型:由于其发病迅速,多表现为突然倒地、昏睡、双脚乱划,很快死亡。

慢性型:二者均以食欲减少、精神萎糜、消瘦、间歇性腹泻,最后因营养不良衰竭而亡或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

急性型:多见于15日龄以内的雏鹅,病初精神沉郁、缩头、离群独居、厌食、下痢、粪便呈黄白色、水样有气泡、步行困难、喙前颜色发绀,鼻分泌物增多,嗉囊内有大量液体和气体,临死前出现瘫痪、麻痹、扭颈或抽搐现象。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多发生在8-15日龄,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嗜睡、腹泻、排淡黄绿色、灰白色稀便,混有气泡、恶臭。呼吸困难、鼻孑孔流出少量浆液性分泌物,喙部发绀死前麻痹,不能站立,以喙角触地、昏睡而死或抽搐而死。

所以从临床变化上很难对二者进行鉴别。4剖检变化

二者均表现为肝瘀血、出血。胆囊肿胀、扩张、胆汁呈深绿色;肾脏充血、轻微出血;脾脏充血;皮下充血、出血。其特征病变在肠道。肠道粘膜充血、出血、坏死、脱落,呈现明显的“腊肠样”栓子。二者极为相似,所不同的是:小鹅瘟的“腊肠栓子”出现在小肠后段卵黄囊柄前后部位,而新型病毒性肠炎形成的“腊肠栓子”在小肠的前、中、后段均可形成,其长度比小鹅瘟的栓子长度要长得多。

5诊断

通过对流行病学调查(特别是发病日龄,种鹅有无免疫过小鹅瘟等)和病理变化(产生腊肠栓子的部位,长度等),可以初步鉴别,如需确诊还需结合实验室诊断(如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等手段。总之对这种临床上比较难鉴别的疾病要认真观察、仔细判断、慎重排除,反复斟酌,尽早确诊。









































北京什么白癜风医院最好
白癜风早期症状及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bym.com/lctx/574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