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
对于幼儿来说,每年4-7月是一个比较难熬的季节,不但要抵抗对幼儿青睐有加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还要应对大小通吃的流感,医院门诊信息显示,近期流感病例有明显增多趋势。体质弱的幼儿家长也开始愁上眉头,怎样才能让我家宝宝不中招呢?
手足口病由一类肠道病毒引起的,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极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多数患儿一周内可自愈。主要症状有发热,手、脚、口腔、肛门周围和臀部出现红色疱疹,少数患儿会伴有咳嗽、呕吐,个别患儿可能发生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和肺炎等并发症,导致死亡。
疱疹性咽峡炎是也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主要症状是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主要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和呼吸道飞沫传播,感染性较强,传播快,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而且人群普遍易感,常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等全身症状,可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轻度充血。幼儿流感易并发细菌性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流感易与普通感冒相混淆,所以未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而及时就医,从而并发肺炎的病例也不少见,普通感冒多为散发,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全身症状较轻。流感治疗原则在发病36小时或48小时内尽早开始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支持治疗,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以上三种疾病均表现为发热,早期症状很难区分,而且传染性极强,那该怎样预防呢?家园共同预防才是关键!
家庭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幼儿的玩具经常清洗消毒,阳光下曝晒。
2.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3.流行高峰期请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群聚集场所,如儿童游乐场、超市、消毒设施不齐全的游泳池。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空气新鲜的大户外进行爬山,踢球等活动。让孩子生活规律,饮食营养均衡,适当晒晒太阳,增加户外体育运动,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4.如不小心罹患以上疾病,应居家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后才能回幼儿园。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幼儿园预防措施:
1.晨午检措施,是预防传染病在幼儿园内传播最有效的控制方法之一,可以及早发现疾病早期症状并及时就诊,家长送幼儿入园时,一定要带孩子在保健医生处进行晨检。
2.加强班级常规消毒措施:包括班级空气、地面、各类区角柜、玩具、儿童日常生活用品、及户外大型玩具、体育室各类器械等。
3.传染病高发期间,班级已经做好各类消毒措施,为了减少各类交叉感染的机会,请家长接幼儿时,不要进入班级,耐心在门外等候。
4.如果孩子出现发烧、口腔溃疡、手足疱疹等症状,请及时带孩子就医,如有疑似症状但不能确诊的幼儿,我园建议该儿在家休息观察,暂停上幼儿园,为了保证全园每一名幼儿的健康,请家长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
5.如已确诊为以上传染病的幼儿,应进行居家隔离治疗,并及时告之本班老师或园医,以便我们加强班级消毒工作。隔离期满后凭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痊愈证明返园,所在的班级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内,该班级的所有活动相对隔离,避免传染病在大范围内传播。
尊敬的家长,孩子的健康是你我共同的心愿。相信有了我们共同努力、积极配合,宝宝一定能够平安度夏!
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并祝您全家健康、快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