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一、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ICD-10:J21)。
(二)诊断依据。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年版)
本病诊断要点为: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尤其以6个月左右婴儿最为多见。多数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2天后病情迅速进展,出现阵发性咳嗽,3~4天出现喘息、呼吸困难、喘憋,重者出现紫绀,5~7天达到疾病高峰。3月的小婴儿可出现呼吸暂停。一般无全身症状。体检双肺闻及喘鸣音及细湿罗音。
外周血象:外周血白细胞多偏低或正常,合并细菌感染时多增高。
胸片:提示明显肺气肿及小片状阴影。小部分病例出现肺不张。
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本病可由不同病原所致,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常见,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显示PaO2不同程度下降,PaCO2正常或增高,pH值与疾病严重性相关,病情较重的患儿可有代谢性酸中毒,可发生I型或II型呼吸衰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年版)
1.吸氧:
2.加强呼吸道护理: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合理应用雾化吸入,雾化后及时予以拍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喘憋的治疗:喘憋较重者,根据病情吸入支气管扩张药物(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或联合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和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喘憋仍无缓解者可短期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试验性治疗。
4.抗感染治疗:合并细菌感染时,可用相应抗生素(遵循儿科用药的方法)。
5.对症治疗:脱水的治疗:可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如有代谢性酸中毒,可予碳酸氢钠补碱。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按相应危重症治疗,必要时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21毛细支气管炎疾病编码。
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以下情况容易发展为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因此不建议进入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1)年龄小于3个月;
(2)胎龄小于34周的早产儿;
(3)伴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免疫功能缺陷、先天气道畸形、唐氏综合征等患儿。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CRP、尿常规、粪常规;
(2)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
(3)呼吸道病毒检测;
(4)呼吸道细菌培养及药敏;
(5)血支原体、衣原体检测;
(6)胸片检查;
(7)心电图;
(8)血气分析检测。
2.必要的告知:
入选临床路径、加强拍背等护理、注意观察肺部症状变化。
(七)入院后第3-5天。
1.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血气分析检测;
(2)肺功能测定;
(3)心电图复查;
(4)血清过敏原检查;
(5)超声心动图;
(6)复查血支原体、衣原体;
(7)支气管镜检查。
2.必要的告知:
如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时应当及时退出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八)出院标准。
1.喘息消失,咳嗽明显减轻。
2.连续3天腋温37.5℃。
3肺部体征明显改善。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住院经综合治疗7天,仍有反复咳、喘发作,迁延难愈,应当及时退出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寻找病因。
二、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ICD-10:J2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7天
日期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开化验单
□上级医师查房,初步确定诊断
□初步评估病情,有可能出现并发症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入院检查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根据病情变化给予进一步处理(营养心肌、保护肝脏等)
□收集并追问各类实验室检查报告,向上级医师汇报重要实验室检查结果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结合化验结果及入院后治疗反应进一步评估病情
重
要
医
嘱
长期医嘱:
□儿内科一级护理常规
□饮食
□吸氧
□吸痰
□压缩雾化吸入
□其他治疗
临时医嘱:
□血尿便常规
□胸片、心电图
□血气分析
□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
□呼吸道病毒检测、呼吸道细菌培养和药敏
□血支原体、衣原体检测
□其他检查
长期医嘱:
□儿内科一级护理常规
□饮食
□吸氧
□吸痰
□压缩雾化吸入
□保护肝脏、营养心肌(必要时)
□其他治疗
临时医嘱:
□酌情肺功能检查
□复查血气分析(必要时)
□其他检查
长期医嘱:
□儿内科一级护理常规
□饮食
□吸氧
□吸痰
□压缩雾化吸入
□抗生素(必要时)
□保护肝脏、营养心肌(必要时)
□其他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血气分析(必要时)
□血清过敏原检查(必要时)
□心电图(必要时)
□其他检查
主要
护理
工作
□入院护理评估
□入院宣教
□叮嘱患儿卧床休息,定时测量体温
□观察体温波动
□观察咳嗽和喘息程度
□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协助患儿排痰
□观察体温波动
□观察咳嗽和喘息程度
□保持皮肤清洁、口腔清洁
□鼓励患儿少食多餐,多饮水,保证液体摄入量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4天
住院第5–7天
(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观察患儿病情(体温波动、肺部体征)
□完成病程录,详细记录医嘱变动情况(原因和更改内容)
□上级医师查房
□进行体格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同意其出院
□完成出院小结
□出院宣教:向患儿及其家长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如来院复诊时间、预防交叉感染等
重
要
医
嘱
长期医嘱:
□儿内科护理常规
□饮食
□吸氧
□吸痰
□压缩雾化吸入
□抗生素(必要时)
□保护肝脏、营养心肌(必要时)
□其他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血尿便常规(必要时)
□复查心电图(必要时)
□其他检查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观察体温波动
□观察咳嗽、喘息程度
□观察药物副作用(皮疹、胃肠道反应)
□详细告知各注意事项(勤洗手、减少公众地带活动、如咳嗽和喘息加剧等及时就诊)
□告知药物使用方法
□出院宣教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指南目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
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定义和诊断的全球策略解读
年最新克罗恩病治疗指南
年最新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指南
ADA糖尿病视神经病变最新指南推荐
儿童及成人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SE)的治疗
中国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诊疗专家共识
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版)
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疗指导规范
年中国偏头痛防治指南
阿尔茨海默病诊疗指南
关于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和猝死防治建议
心房颤动诊疗指南
ESC和AHA/AHA/HFSA慢性心力衰竭新指南解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