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会诊指导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一

时间:2017-1-2 13:00:27 来源:急性气管炎

年11月25日

甘肃中医张掖群病例讨论

病案部分

患者,女性,35岁,生活在高原3年。

主诉:间断性咳嗽、胸闷、气喘半年。

现病史:患者因家庭矛盾,时常生气,又因上夜班工作劳累过度,经常性出现咳嗽、胸闷气喘。咳嗽以夜间睡觉平躺时及晨起为甚,咳少量白痰,不易咳出,每次发作持续约10-20分钟,经口服氨茶碱片、复方甘草片,喷沙丁胺醇气雾剂,症状逐渐缓解。平时怕冷,腰痛,痛经,月经量多,有血块。年6月10日,查肺部CT未见异常,医院门诊考虑为支气管哮喘,给于止咳平喘中药服用(中药如下:?苏子10g甘草6g紫石英10g竹茹10g建曲10g姜半夏10g当归10g沉香3g香附10g栀子10g前胡10g肉桂3g黑附片10g苍术10g厚朴10g陈皮10g补骨脂10g川芎10g),1个半月未发作。至年11月22号上完夜班后上述症状再次发作。

刻下症:咳嗽气喘,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入睡困难,口干,痰黄粘稠,不易咳出,喜热饮及右侧耳鸣,饮食可,大便干。

舌象如下图。请展老师及各位老师给予诊断与治疗,谢谢。

舌诊-1

讨论部分

展文国回复:这个病人是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你给的方子是苏子降气汤加紫石英、沉香、肉桂降气止咳化痰平喘。方证对应。后来又出现反复是因为外感而诱发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夜间不能平卧,咳嗽气喘加重。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舌尖红。说明心肺郁热,痰湿中阻,治疗以清肺止咳,化痰降逆,止咳平喘。方药:青龙苏黄止咳饮加减。

处方:麻黄10g,杏仁10g,石膏30g,甘草10g,苏子10g,白芥子10g,莱菔子10g,紫石英15g,沉香3g,肉桂6g,桑白皮10g,葶苈子30g,大枣10g,大黄6g,金银花15g,连翘15g,鱼腥草20g,款冬花10g。水煎服,一日一剂。7剂。---展文国

张志杰包头市:舌质紫暗,月经夹块,血瘀证明。苔黄厚腻痰热蕴肺,夜间及晨起症状加重,大便先干后溏肾阳不足,脾气虚弱,阳虚证可知,病发于气,肝气不舒有滞。综上所述当为阳虚气滞,痰热蕴肺夹瘀证。治则:四逆散合小陷胸和桂枝茯芩丸加附子。请各位老师指正。乏力明显可加红参3g研粉冲服。

高生锜老师辩证:心气阴两虚,痰火内壅,瘀血阻滞。处方:川黄连,党参,麦冬,丹参,沙参,元参,五味子,郁金,降香,瓜篓皮,薤白,苦参,此方为抛砖引玉。病机,心气阴两虚,不能斡旋脾胃,导致中焦失衡,升降失调,浊邪上雍,心主血,君不明,十二宫危矣。

李亚吉老师:此病人由情志不畅引起年龄尚轻,虚证论少,里实夹瘀血壅滞气机,苔黄腻为里实郁而化热。应疏肝泻实,化瘀清热。方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石膏。处方:

柴胡24g,黄芩10g,赤芍10g,枳实10g,半夏15g,大黄6g,桂枝15g,茯苓24g,丹皮10g,桃仁10g,杏仁10g,桔梗6g,石膏30g。

于坚老师:热盛伤阴,用沙参麦冬汤加白果、地龙、葶厉子、僵蚕、浙贝母。

信息回馈部分二诊,年12月1日:经展老师指导,给予口服中药:麻杏石甘汤、苏子、白芥子、莱菔子、紫石英、沉香、肉桂、桑白皮、葶苈子、大枣、大黄、金银花、连翘、鱼腥草、款冬花。服用5天,患者白天胸闷明显好转,咳嗽以晨起及后半夜为甚,但咳嗽程度及持续时间明显减轻,气喘再未发作,睡眠欠佳,大便已正常,无干燥。

舌象如下:请展老师及各位老师指导下一步治疗,谢谢。

舌诊-2

展文国回复:舌质暗红苔白腻,肺热痰瘀。效不更方上方加地龙30克、浙贝母10克。---展文国。

三诊,年12月10日:展老师你好,经继续服用10天,患者胸闷明显减轻,呈阵发性,咳嗽及咳痰明显减轻,喘未再发作,睡眠可,饮食可,大便通畅。

舌诊如下:请展老师指导下一步治疗,非常感谢展老师!!!

舌诊-3

展文国回复:舌质红苔薄黄。辨证属于心肺瘀热,痰湿中阻。以麻杏石甘汤加苏黄桑杏花伴草,枳实竹茹二陈随加味。

处方:麻黄10g,苏子10g,竹茹10g,款冬花10g,生姜6g,杏仁10g,桑叶10g,茯苓20g,紫菀10g,黄芩10g,石膏30g,半夏10g,陈皮10g,苍术10g,炙甘草10g,枳实10g,鱼腥草10g,大枣4枚。水煎服,一日一剂。7剂。--展文国

编者按语:本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张定君医生已经给于苏子降气汤加紫石英、沉香、肉桂降气止咳化痰平喘,方证对应,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后来又出现反复是因为外感而诱发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夜间不能平卧,咳嗽气喘加重。舌质红苔薄黄,舌尖红,辨证属于心肺郁热,痰湿中阻,以清肺止咳,化痰降逆,止咳平喘治疗。方药:青龙苏黄止咳饮加减。就是一小青龙汤祛风散寒,化饮解表;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款冬花祛痰止咳;紫石英、沉香、肉桂温肾纳气,止咳平喘;桑白皮、葶苈子、大枣、大黄、金银花、连翘、鱼腥草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取得了初步的疗效。二诊咳喘减轻,咳痰减少,加地龙化痰止咳,解痉平喘;浙贝母化痰止咳。三诊咳喘已经明显好转,舌苔薄黄,心肺郁热仍未清解,以麻杏石甘汤清泻肺热,紫苑、款冬花、陈皮、半夏化痰止咳,桑叶、黄芩、鱼腥草清热化痰而收功。

展文国,男,副主任医师。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省肿瘤专业委员,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委员,裴正学教授入室弟子。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发稿50余篇,评为年度中国中医药报“优秀通讯员”。并被甘肃省卫生厅定为裴教授学术思想继承人。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消化疾病、妇科病等常见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版权声明:由文国中医心脑血管论坛编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张若楠

校稿:陈柏材马生昌展文国张定君

编审:展文国









































哈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白斑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bym.com/zlyy/5929.html
热点排行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1.控制感染: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有流……【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1.控制感染:呼吸道感染常……【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1.控制感染:呼吸道感染常……【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